环球时报: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中准确捕捉热点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新闻战线 Author 新闻战线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
导读
环球时报肩负“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职责使命,持续追踪国际热点,一系列高质量、强时效、具有全球视野的原创输出,使环球时报在国内外媒体平台上获得大量关注,目前环球时报全媒体综合覆盖受众超过5亿,境外社交媒体粉丝超8000万。
今年6月28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活动的分论坛现场,菲律宾“中国了解协会”主席兰比诺哽咽发言“不希望自己的国家沦为战场”引起强烈反响,环球时报在会议结束后立刻与该学者取得联系、策划专访,在海内外媒体平台同步推出融媒体作品《专访哽咽落泪菲律宾学者:我不希望自己的国家沦为战场》。
该作品在环球时报短视频账号全平台总阅读量、播放量超过202万次,海外平台播放量超15万次,获得超2500次赞转,既引起了国际共鸣,又借“外嘴”表明了中国立场。
本文邀请环球时报英文版视频部主任杨若愚、全媒体记者部记者赵觉珵分享融媒体作品《专访哽咽落泪菲律宾学者:我不希望自己的国家沦为战场》的创作心得,探讨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中,迅速捕捉新闻热点,精心策划采访内容,通过短视频等多种传播形式,完成兼具对内传播和对外传播优点的新闻报道。
Q1:
6月28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的论坛现场,菲律宾学者兰比诺表达出对当前中菲关系的格外担忧,哽咽落泪。7月初,环球时报对兰比诺进行专访,在国内外社交媒体平台发布了专访视频,获得广泛关注。在事件发生时,环球时报如何迅速识别其新闻价值并作出反应?
赵觉珵:环球时报社领导经常提醒记者编辑,报道中既要坚决反击外界的攻击抹黑,又要重视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争取更多国家、更多人民对中方立场的理解和支持。
在具体操作层面,首先,长期的积累和经验至关重要。如果记者对某一领域或某一问题有长期关注,那么往往能够在第一时间识别新闻点和有价值的采访对象。这个过程一定程度上是经验性的,在现场就可以生成一个直观判断。
6月28日论坛上,我们在现场的记者邢晓婧、刘欣第一时间就达成了共识,从这段简短但感情充沛的发言就能看出,兰比诺是一个值得深挖的采访对象。
环球时报从创刊(1993年)至今,一直专注于国际时政新闻,近年来也对涉南海和中菲关系话题保持密切关注,并与相关部门和学术机构紧密合作,站在相关议题对内对外报道的最前沿。
今年3月,环球时报派出报道团队前往菲律宾进行实地采访。记者深入菲律宾马辛洛克镇开展调查,展示出当地渔民友好对待中国人、希望中菲和平相处的真实情状,并成功联系上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进行独家重磅专访。
可以说,这条专访兰比诺、涉南海问题的国际新闻取得成功,得益于环球时报在该领域长期积累经验、投入精力。
其次,在我个人看来,在报道现场评判一条线索是否具有新闻价值通常可以考虑两个标准:一是信息增量,即是否有此前未公开的信息或事件的最新进展;二是情感共鸣,即人物和故事是否能打动和震撼读者。
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活动上,兰比诺因为忧心自己的祖国而落泪。在这个备受关注的场合,他的眼泪和言辞不仅在情感上感染人心,也反映了他对维护中菲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性的深刻认知。这种感性与理性的结合使得他成为了一个值得深入采访的对象。
以往,在中菲关系或者南海问题上,国内媒体的采访报道侧重“晓之以理”。想要单靠“说理”说出彩是不容易的,着重“动之以情”,或能产生新的亮点。
Q2:
环球时报在菲律宾学者兰比诺“落泪事件”之后抓准时机对兰比诺进行了采访。在策划这次专访时,主创团队是如何确定采访主题和角度的?
赵觉珵:第一,需要提前做好功课,详细了解兰比诺的过往经历,比如他曾经担任过哪些公职。
在前期案头工作中我们了解到,他在杜特尔特执政期间担任过北吕宋岛地区总统顾问,因此推测他的立场与当时的政府立场相近。这样,就可以基本预见他的观点倾向,把握住基本的政治立场。这是第一个关键点。
第二,问题设计不仅需要结合他的个人经历和已公开发表过的相关观点,而且还要考虑中菲关系的最新进展。
例如,在7月2日,即正式采访的两天前,中国和菲律宾举行了南海问题双边磋商机制第九次会议。这些最新情况必须考虑在内。
第三,从国内国外两个舆论场受众所关注的角度设计访谈。专访的采访提纲经过环球时报全媒体团队反复打磨,包括英文版评论部的记者苏雅瑄、环球网的视频记者何卓谦都参与其中,兼顾了双语传播和视频呈现的需要。
对外传播更注重直接明了的锐利观点,让外国媒体感兴趣,引发他们跟进报道;而国内受众更关心为什么这个菲律宾人会落泪、他和中国有怎样的情感联系等。
Q3:
国际传播类视频报道制作的难点是什么?与对内传播的视频报道相比,有什么不同的侧重点?
杨若愚:首先,不管是人物专访,或是报道事件,一定要把握好立场。
其次,得将自身带入受众角度,分析他们想看什么。海外受众和国内受众不一样。从环球时报的海外受众画像来看,他们更愿意看犀利的观点,能用事实说服他们的作品才是一个比较好的对外传播的作品。
另外,在制作上,视频风格要注意有所区别。对于国际传播,环球时报采用多类型视频结合产出的报道方式,一方面注重“犀利”时评观点视频的传播效果,一方面也兼顾专访、专题片等长视频。产出类型主要根据传播需求来定,比如YouTube以长视频、观点视频为主,社交平台X(原Twitter)则偏爱短视频。
图说:杜特尔特专访视频在YouTube上发布后,引起热烈反响。
Q4:
请具体介绍一下环球时报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在融媒体报道上做好国际传播?
杨若愚:观点评论一直是环球时报的优势之一。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我们也在不断创新评论形式,通过文章、漫画和视频等多种形式在国际传播中全方位呈现环球时报的评论优势。
例如,除社评等拳头报道产品外,在社交平台X(原Twitter)上发布280字符以内的“微社评”;创立“英勇熊猫”漫评工作室,邀请国内外漫画家参与创作,涵盖多个时政议题;打造多档时评短视频栏目,邀请国内外各领域专家进行深度访谈,以不同声音,有理有据地展现中国媒体立场,具有垂直深度和话题吸引力。
Q5:
环球时报的短视频制作如何有机结合传统媒体的专业性和新媒体的灵活性?
赵觉珵:现在大家均已认识到视频化对于增强报道影响力和传播力的重要性。作为一线记者,在采访之前,我们会先了解现场是否有拍摄条件并对作为视频的选题价值进行初步判断;此后,记者也会提前和视频编辑沟通选题的拍摄思路、拍摄内容等。这样能保证素材较为完整,后期剪辑时更加顺畅,提高整体的协调性和工作效率。
拍摄完视频素材之后,记者也会和视频编辑相互配合,例如将英文采访的翻译文案整理好、采访稿件编辑校对好后发给视频编辑参考;前后方也会深入沟通、相互启发,挑选哪些素材更适合做视频、要不要做“切片”等。
整体而言,保持品牌调性非常重要。如果只是一味地迎合流量、迎合受众,站在长远角度看,读者和受众会对这个媒体的评价越来越低。大家会觉得这只是一个博取观看量、点赞量的媒体,从长期来看,这对于整个品牌的塑造是不利的。环球时报会花费许多人力、时间来做一些长视频、专题片,就是为了兼顾媒体的流量和媒体品牌的公信力、美誉度。
图说:环球时报在海外平台上发布的评论类视频截图。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新闻战线”
主编:刘娟
编辑:蒋婷婷
校对:李媛、毛洁
END
往期推荐
威海晚报患癌老总,已收到6万元夜班媒体人援助项目资金
宣传报道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千万注意这25个易错点!
体育“饭圈”治理走向深入,需切断非法利益链